当前位置:老域名出售-玉米号历史曹操到底为什么杀了吕伯奢一家?是误杀吗?
曹操到底为什么杀了吕伯奢一家?是误杀吗?
2022-11-28

吕伯奢,汉末三国时期人物,曹操的父亲曹嵩的故友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。

提起曹操,你最熟悉“他”的哪句话?

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。出自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拿来品评曹操的人品。同样在《三国》中,吕伯奢一家被杀,引发了千年争论。主流的说法是吕伯奢一家冤死于曹操之手。

一、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吕伯奢之死

曹操残害吕伯奢一家的故事,发生在《三国演义》“第四回·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”之中。彼时曹操正与放过自己的县令陈宫一起逃亡,身后是董卓派遣的追兵。

在一同逃亡多日后,曹操与陈宫到达了成皋地界。

那天,天色渐晚,二人急需寻到落脚之地。情急之下,曹操想起此地住着父亲曹嵩的一位结拜兄弟。他提议前去借宿一晚。

陈宫与曹操满怀希望前去。

曹嵩旧友吕伯奢见到曹操之后,似乎很有长辈的那种关心:“我闻朝廷遍行文书,捉汝甚急,汝父已避陈留去了。汝如何得至此?”在曹操说明陈宫对自己的帮助后,吕伯奢对陈宫露出了友好。随即安排陈宫与曹操一同在自家休息。

随后,吕伯奢进入屋内,过了很久才出来。

“老夫家无好酒,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。”吕伯奢告知陈宫之后,骑上自家的小毛驴匆匆离开。

或许出于对父亲老朋友的信任,再加上逃亡时的狼狈,吕伯奢出门后,曹操与陈宫歇在屋中自顾休息,心里并没有多想。

其实,危险正在靠近疲惫不堪的曹操。

屋后传来了磨刀声!曹操的神经立马绷紧起来。

“吕伯奢非吾至亲,此去可疑,当窃听之。”曹操下意识怀疑起了吕伯奢一家。

“缚而杀之,何如?”吕伯奢家人的这句话,突然让曹操心弦紧绷。

与其束手就擒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曹操同陈宫一道直接把吕伯奢家中的八口人斩尽杀绝。

吕伯奢家中男女老少无一幸免。就在曹操长吁短叹之际,却发现厨房中绑着一只猪。

“缚而杀之”!莫非是吕伯奢和家人商议杀了这头猪来款待落荒而逃、满身疲惫的曹操和自己?陈宫当即就觉得这是曹操误杀了好心的吕伯奢一家。都怪曹操太多疑!

吕伯奢的家人已死,陈宫和曹操匆匆离开。

然而,出行两里地后,吕伯奢手里提着瓜果蔬菜,驴鞍上挂着两瓶酒迎面而来。

为何不等我回来就离开?吕伯奢问曹操。

“被罪之人,不敢久住。”曹操回答。

“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,贤侄、使君何憎一宿?速请转骑。”吕伯奢挽留曹操,很有长辈风范。

而曹操只顾策马离开。

随后剧情又发生转折。曹操在走了一段距离后突然冲向吕伯奢,并质问:“此来者何人?”吕伯奢还未作任何回答,曹操的利剑就已经把他砍倒……

陈宫很是不满,质问曹操为什么这么无情。

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”曹操口出此言。

二、曹操杀吕伯奢的历史疑案

曹操杀吕伯奢一案被定义为是一场冤案,是曹操的误杀,最主要的还是“官方”对此作了认定。在曹操斩杀了吕伯奢家中八口人后,陈宫就抱怨:“孟德心多,误杀好人矣!”。而在曹操掉头斩杀吕伯奢后,陈宫更是斥责曹操:“知而故杀,大不义也!”随即,陈宫就把曹操与董卓并称,意图除掉曹操。

但历史的真相真如《三国演义》所写的这般?首先《三国志》对陈宫并无太多描写。其次裴松之引《鱼氏典略》补注了陈宫的生平,但丝毫未提陈宫曾做过县令,或好心放走了曹操。因而把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陈宫”对“曹操”的控诉当做是历史,几乎没有说服力。

那曹操击杀吕伯奢一家人,这件事又是否真实呢?

裴松之引用了另外三本著作以说明。《三国志·魏书》记载:“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,伯奢不在,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,取马及物,太祖手刃击杀数人。”《世语》则称:“太祖过伯奢,伯奢出行,五子皆在,备宾主礼。太祖自以背卓命,疑其图己,手剑夜杀八人而去。”《孙盛杂记》又说:“太祖闻其食器声,以为图己,遂夜杀之。既而凄怆曰;‘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!’遂行。”

从这三则材料,尤其是作为正史的《魏书》来看,曹操斩杀吕伯奢一家确实极有可能是真实事件。但斩杀的原因,正史上说是吕伯奢的家人先动手,其他则说是曹操太多疑。因而曹操杀吕伯奢一案,最大的疑点还是曹操的动机。只可惜留存不多的相关史料都莫衷一是,常常让人们陷入云里雾里。

至于罗贯中在第四回就给曹操安排这个彰显他多疑狠毒的剧情,无外乎还是“尊刘反曹”的思想做了主导。不管真正的曹操有没有杀吕伯奢,是不是因为多疑,罗贯中大抵都会写这么一出。

曹操除掉父亲老朋友吕伯奢一家,是吕伯奢咎由自取,还是曹操之误?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很难找到证据。

历史从来不缺乏奸诈之人,但历史绝对不全是奸诈之人。评价曹操,我们更需要多视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