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老域名出售-玉米号历史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什么时候发生的?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背景
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什么时候发生的?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背景
2022-08-18

斯托雷平土地改革,指俄国首相彼得·阿尔卡季耶维奇·斯托雷平(1906~1911在任)于1906~1911年推行的、旨在摧毁村社制度(见俄国农奴制度)、扶植富农经济的土地改革。

改革背景

1905年革命后,俄国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日益强烈。为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、发展农村中的资本主义、防止革命,斯托雷平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。1906年11月22日,公布了《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》的法令,准许农民退出村社。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,并允许出卖。村社拨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,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。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,作为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。这个法令经过修改和补充,分别在国家杜马和国务会议获得通过,并于1910年 6月27日由沙皇签署,成为正式法律。1911年 6月11日,他又公布《土地规划条例》,规定份地不论是否预先确定为私产,凡是实行土地规划的地方,都自动变为私产。1906~1915年期间,有 200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。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,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。斯托雷平广泛实行移民政策,把不满沙皇统治的农民迁往西西伯利亚、远东和突厥斯坦草原等边远地区。自1906~1910的五年间,共迁出了250万人。

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,破坏了传统的村社土地公有制,加速了农民的分化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。但是,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,农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。因此,未能防止俄国革命的爆发。

铁腕改革

在大动荡的背景下,斯托雷平被任命为总理大臣。他声称在"一个人病危的时候就要进行以毒攻毒的治疗",对恐怖分子的血腥暴力行为,绝对不能姑息。针对农民再次挑起的"分家不公"的诉求和反抗,斯托雷平毫不手软坚决镇压,绞死或者流放数千名暴乱者,"斯托雷平的领带"(代指绞索)在俄国飘扬……

当第二届杜马不通过土地改革措施,他策划"六三政变",直接驱逐国家杜马议员,将65个代表逮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,他轻蔑地谈论"他们(议员)需要大动荡,我们需要大俄罗斯!","宪政、人权并不能带来秩序,铁腕手段才是解决之道。"他还把选举权的门槛提高,仅仅限制于富人及贵族之中,认为"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那些穷光蛋逃避那些他们并不真正想做的事情",政治上的稳定才有可能。他拒绝向追求宪政的自由派妥协,而代之以推动省和县行政机构的改革,来扩大省长的权力和政府的权威,扩大县长的权力来取代地方自治领袖。斯托雷平在1909年10月1日对《伏尔加报》说到:给国家20年的安定,俄国会变得你们辨认不出来。而将斯托雷平作为偶像的普京在一个世纪后则别有深意的模仿道:"给我20年的时间,我将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"。

他将最大的热情投向村社与土地。在他看来,地主土地所有制是"心头肉",而村社土地则是"眼前疮",切不可"剜肉补疮"。如果每个人都是私有者,大家就成为"一条绳上的蚂蚱",农民不满的根源也就消失了。换言之,既然"家长"分家分得不公正,那干脆让"长子"(富农)带头分家,站在家长这一边,这样其余子女即便有意见也无力反抗。

为了扶持"长子",斯托雷平1906年11月22日发布法令,允许各农户退出农村村庄,自己份地通过赎买归其个人所有。针对贫户农民破产无力偿还的土地,国家将其集中起来,通过成立农民银行向富农贷款鼓励其兼并,而且按照1906年8月12日和27日命令,农民银行卖给富农的土地售价必须比标价低20%。国家鼓励成立集体农庄和单独田场,并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。经过这一系列措施,土地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。针对无地的农民,斯托雷平一方面推动他们进城成为工人,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迁往西伯利亚开发土地。

斯托雷平的改革受到巨大的压力,在上任总理一个月后就在总理别墅遭到严厉的恐怖袭击,最后死亡27人,重伤32人,包括他唯一的三岁儿子和一个女儿。他秉承"我们痛苦地处决少数人,是为了防止血流成河"的理念,依旧坚持改革,继续深化严苛的政策,创造了臭名昭著的斯托雷平恐怖时代。